教育部长发声:把时间还给老师!可实际呢……


频道:教员必读 来源:天津家教网 点击:697 日期:2019/11/21

在去年两会记者会上,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,现在老师负担很重,各种填表、各种考评、各种比赛、各种评估,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。陈宝生呼吁,要把时间还给老师!

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不断发文整治、遏制地方政府一些领导人的形式主义作风,可是恕笔者直言,效果甚微。

众所周知的原因,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是行政单位,不可避免的机关单位的某些不正之风也随之“送”到了校园。

当这种歪风邪气刮到校园时,真是让基层老师们苦不堪言、身心俱疲。

如果老师们整体忙着改作业、批卷子、做家访等这些与教学育人有关的工作,我相信所有老师再苦再累也不会有一句怨言,他们一定会乐此不疲,痛并快乐着。

可是上级的一道命令、一则通知下来,老师们就不得不停下手头教学工作,为行政工作让步。

 

除了主管部门,其它与之有业务交叉的单位,如交通、消防、食品、卫生健康、文化文明、环保、宣传、扶贫......都算是上级部门,都可以来学校指手画脚,咳咳......不对,是指导工作。

也就是说一个儿媳妇却有七八个婆婆管着,每个婆婆都要耐心伺候,小心翼翼地侍奉,一定不能惹婆婆生气,否则就会遭到家法处置。

1

只要档案做得好,一切检查没烦恼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上级部门来学校不管是常规检查也好,专项督导也罢,都变成了查”档案“。

无论是对口的业务领导部门,还是其它与之有关联的机关局委,到学校来指导工作,统统以有没有档案、档案齐不齐为主要依据。

档案分类多、页数多、包装精美,说明工作抓得好、落实到位。反之就要受到批评。检查时通常会有打分方案,每一项档案值多少分,所以只要档案做的好,就会受到表扬。

上级发一个通知,十有八九就要至少准备一份档案备查,有时要准备几盒档案。

尤其是开学第一个月和学期最后一个月,平均每天要收到两三个不同部门的通知。

今天送走了张三主任、明天迎来了李四科长。因为检查事务实在太多,很多学校不得不设立专职档案管理员。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分派两人。打印机从小型换成大号的,每天一包打印纸都不一定够用。

2

教案比着网上抄,反正课堂用不到

时代不同,人们观念不同,工作方法也不一样。在以前没有多媒体教学的年代,手写教案那是必须的,因为老师们会拿着教案上课。

可是在教育信息化时代,手写教案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呢?这是一个很鸡肋的做法,不写吧上级部门不同意,逼着老师们写吧耽误大量时间不说,关键写了之后就成废纸了,因为老师们基本都是用课件上课。

 

以前写教案是备课,那么现在老师们做课件是不是也算备课?

因此笔者有两条建议:一、推行电子教案,检查教学课件。二、在课本上做笔记,检查手写教案不如直接检查教科书。

3

网络培训很搞笑,打开电脑人就跑

网络化时代教师培训方式也变了,足不出户就能听到专家学者的报告讲座。这样既节约了经费,又时间安排灵活,不会影响老师们正常上课时间。

看似很美好的方案却恰恰是最无效、最无聊的。一方面老师会不会认真听课,全靠自觉,没有监督机制。

可是据笔者观察,大部分老师都是打开电脑点开视频就去干别的事情了。

另一方面电脑里的专家讲,电脑外的老师们听,师生之间无法交流,听得懂就懂,听不懂就算了,反正没有人给你解答。就像老师的填鸭式教学,机械死板。

三、培训内容大多高山流水、阳春白雪,不够接地气,对实际教学指导意义不大,自然不会得到老师们的欢心。

4

心得体会不能少,规定字数你别闹

学习先进人物事迹要有体会、师德师风培训学习要有体会、学习某某某讲话要有体会......

而且不能少于多少字。广大老师们好像回到了小学生写作文的时代。可是这种不管是发自肺腑还是弄虚作假的心得体会,有什么实际意义呢?

说的再好、再多不如一次行动重要。思想上的升华是无形的,是看不见的。

可是工作态度的转变是看得见的。为什么不把这些写心得体会的时间留给老师们多改几份作业、多批几次卷子呢?

5

大型活动要长搞,多发美篇新闻稿

某些校领导把官僚主义作风带到校园内,把学生的文艺活动、大型比赛当成展示自己领导水平的”电视台”,大搞政绩工程。

把学生当成炫耀成绩的工具,把学校变成表演舞台,不顾学校实际、学生能力,频繁举办各种华而不实的展演、观摩活动,既浪费人力物力又没有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。

就拿文艺汇演来说吧,表面上说让学生自由报名,全方位展示特长,可是一旦学生的节目内容主题不够“主流”,大胆奔放,就会淘汰掉!

有些领导用自己的爱好替代学生的兴趣,自己喜欢什么类型的节目就挑选什么样的形式。

当然了无论如何活动的最后一定是成功的,圆满的,皆大欢喜的,美篇是一定要制作的,新闻稿是一定要写的,电视台等着播出呢!

有些学校的语文老师抱怨说,他们现在写新闻稿的水平不比新闻专业的学生差!

6

听课真是受煎熬,学生难道不重要

校内听课互评原本是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成长的重要途径,尤其是对新教师来说,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向骨干教师学习讲课的好机会。

可是某些领导重结果轻过程,居然让学校的青年教师集中时间像赶场子一样一次性讲完公开课,上午安排三位老师,下午安排两位老师,每天都是如此,直到所有人都讲够一遍。

大家一天要听到五种声音,坐五个小时,都是疲惫不堪心烦意乱了,哪还有心思去评课呢?

结果最后听课活动成了大家疲于应付的闹心事,听课的唯一作用就是填写听课记录,以备上级检查。平台环节要么三言两语就结束了,要么大家心照不宣地省略了。

有的领导还要求所有老师都要去听课,可是学校人手不够,师资不足,没有人看管学生怎么办呢?

就安排学生自习,让班干部临时看班。听课活动渐渐沦为走流水账,新老师得不到收获与锻炼,又打乱了老教师的教学计划。

7

会上重视比天高,实际执行不了了

微信工作群里通知明天去某某地开会,专门研究部署某某工作,不准请假与替会。

会上负责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的领导同志表情严肃,一字一句:此次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......

必须有领导小组、必须有文字材料活动照片、必须层层落实,责任到人、必须在几号之前完成,否则追究处理。另外某某部门还要在什么时候下来督查落实......(此处省略一万字)。

总之,此事万分重要,十分紧急,任何人都必须上心,大家都要把此事放在第一位!

此事办不好,影响什么什么,甚至政治前途之类的。可是过一阵余热散尽后,大家一切如常,太阳照常升起,此事不了了之。或者用文件落实文件,会议落实会议。

反正领导们很忙,没有时间下来指导工作。
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

编辑者:天津家教网http://www.mwdgw.com)